杨媛草的确有“女王”的气质,不仅因为名声在外和较高的颜值。重要的是,她在自己的那个王国里,勤奋工作也努力享受生活。中英两国文化熏陶下的她,洋气又热爱家乡,在这个想要将内容扔进垃圾箱的媒体时代,这个女王说她要做“内容开发商”。
中英文化的女儿
见到杨媛草的时候,她在IPCN(国际传媒,International Program Content Network)北京的office里忙着工作。和摄影师们捕捉到的她的精彩瞬间相比,眼前的她有些倦怠,“昨晚录节目到很晚。”她说。但为了配合《新领军者》的采访,她还是捧着咖啡如约而至。
话题从她的家乡重庆开始,对她而言,那是一个很模糊又很亲近的记忆,会时不时想起,就像细胞里不可缺少的养分一样。
十八梯,是留在杨媛草回忆里最重要的部分。
“那是我童年生长的地方,就在较场口,曾是我们的市中心,特别漂亮。各种文化在那里交织着,象征着真正的山城老重庆。可后来,不知为什么那条老街变成了贫民区,再后来,很多老房子逐渐被拆掉……”杨媛草的语气里满是不舍。
有关十八梯,杨媛草还透露了一个曾经很想实现的“计划”——重庆兰桂坊。
“曾几何时,我还跟业内比较有名的大佬们磋商过,想将十八梯的地块拿下来,打造成重庆的兰桂坊。可那是一个居民区,如果真的付诸实施,成本太高了。”
杨媛草想象中的重庆兰桂坊,是奔着娱乐地产方向去的,有点类似旅游生活方式的项目。她说,这样的项目要尊重和珍惜它原有的、原生态居民的状态才能常青,才更具代表性。当然,在原生态的基础上,加入一些新元素也很有必要,但它一定要跟周边的环境融合在一起。
“十八梯是从重庆上半城(山顶)通到重庆下半城(山脚)的一条老街。既有很多文人墨客逗留,也有充裕江湖气息的袍哥文化。如果当时真的把兰桂坊打造出来了,那真的太美好了……”杨媛草开心地笑着,随之调侃了一句,“如果我是市长的话,肯定这么干。”
“只是,重庆我再也不会回去住了。”她说,离开那里太久了,回去生活,不太可能了。
杨媛草去英国留学的时候,已满18岁。
她说,被中国文化和英国文化熏陶下的自己,有时候很纠结,会自己跟自己打架;但有时候又觉得非常庆幸,这样的经历让她对很多事情的判断更加中立。就像在做版权引进这件事的时候,“中立”的态度反倒能更大程度地获得双方的尊重。
“在英国念书的那段日子,最大的收获就是养成了一个独立思考、刨根问底的习惯;再有就是敢于质问,不去随便附和别人,永远都在Why和Why not这两个简单的问题间纠结。逐渐地,我会发现一层深过一层的东西。坦白说,我非常不喜欢不刨根问底、不把问题落实下去的浮躁心态。”
她是中英这两种文化共同哺育的女儿。IPCN,这个由杨媛草一手创立的公司,本身就是一个中英跨国公司,虽然上海和伦敦有着不可逾越的时差,但并不妨碍他们开展业务。公司里80%的人都是海归,还都是英派的,他们用流利的英国英语交流,还“偶尔‘歧视’说美国英语的人”。
不止“好声音”
对更多的人而言,杨媛草是突然变热的一个人物。
2010年,《中国达人秀》(以下简称:达人秀)火了,2012年的夏天《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爆红,于是,杨媛草和她的IPCN被更多的人想起并记住。
至于她,就如其微博简介那样,中国第一模式旗舰店IPCN国际传媒CEO。《中国达人秀》《中国好声音》《清唱团》《梦立方》《舞林争霸》《浪漫满车》等节目幕后勤奋工作的媒体女人。
她甚至被贴上“娱乐女王”的标签。在公司和自己变得炙手可热后,杨媛草倒也能享受类似“女王”这样的美誉,在她看来,这是一种鼓励,更是鞭策。
当她一次次以好声音和达人秀的“幕后”被广而告之时,杨媛草感受到了与日俱增的压力。她说,好声音之前、之后,我们都做了很多事儿,但人们只记住了好声音。
“我是一个长得很高调,但行事很低调的人,所以经常被人误解。”她说。
杨媛草觉得达人秀之前的那段经历更有意思。那个时候,她和她的小伙伴们几乎每年只能卖出去一个节目模式,但同时,她却坚信公司未来一定会在这个领域越做越好。
这样的自信来自一档节目,《我爱我的祖国》。
与其有关的故事是,汶川大地震后,杨媛草想到了那些在地震中受伤的人需要疗伤,也需要感恩在这次天灾面前,为四川伸出援手的爱心人士,甚至国家。这点恰巧与四川卫视想物色一些积极的、有正能量的节目诉求相吻合。于是,2009年3月,四川卫视推出了国内首个爱国主义益智类综艺节目《我爱我的祖国》。
这个看起来特别“正派”的综艺节目和好声音一样,版权来自荷兰,而促成这件事的“幕后”就是杨媛草。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你可以说我是一个特别敏感的商人。虽然这节目采用的是西方模式,但爱国主义对每个国家都很有意义。当时,四川卫视的工作人员由衷地觉得,我们Care,我们真心Care到他们的初衷。于我而言,是印象蛮深的一件事。如今,这个节目依旧在制作、播出,只是平台已换成了湖北卫视。”杨媛草说。
她之所以总说自己是那个幕后的人,源于每一档节目都承载着杨媛草的价值观。达人秀,她提出中国的达人可以站在世界的舞台上与世界媲美。“对于一对卖鸭脖的夫妇而言,还有什么能比让他们代表一个国家展现才艺更有荣誉感的事?”
后来火得一塌糊涂的好声音,杨媛草和她的小伙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才找到买家。彼时,选秀类节目已经略显疲态,她和灿星一起去找浙江卫视的时候,是她提出,要振兴中国的华语乐坛,要将这个事儿做起来。还有《超级育儿师》,这是一个希望能够改变中国80后、90后育儿理念的节目……“我们做的每一档节目,之所以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后面都有一颗‘心’,我们的工匠情怀还真是蛮浓的。”
晚10点以后的推销
时间已经接近凌晨了,在北京嘉里中心饭店办理入住手续的杨媛草,听到了对面酒吧里重重的音乐节奏,大北京的夜生活还未到高潮,忙了一天从上海飞到北京的杨媛草已经疲倦不堪。
可当那重重的节奏一遍遍重复的时候,她突然想到了自己创业之初的际遇。“当时的心情是复杂的,为什么?因为,那个酒吧曾是我创业之初几乎唯一‘开会’的地方。”
彼时,杨媛草刚从英国回到中国创业,“没有背景、没有干爹、没有人脉,唯一有的就是我的才华和姿色。当我想向‘客户’推荐我的节目、想法时,对方总是没有太多耐心,甚至没有时间理我。那时的我,那么年轻,又没经验,我根本挤不进那些‘客户’的日程里。”
而那些客户,偶尔会在晚上泡吧的时候想起杨媛草。
“‘诶,白天不是有个漂亮姑娘找我谈事情吗?叫她出去喝两杯……’不是说这些人是‘坏人’,其实很多人现在已经是我的好朋友了。只是那时的他们或许并不相信,我能做成什么。而我,每次都会欣然而至,但内心却极其不爽,为什么我不能排到下班前的工作时间里,为什么我一定是晚上10点以后的那个日程……”杨媛草回忆着当时的五味杂陈。
回头再看这段过往的时候,她已经不会不爽了,反倒觉得“正常吧”。如果你是一个真正想做事的人,而对方也确实有敏锐的眼光和足够的眼界,喝三次酒总能换回一个谈合作的机会。如果一定要让每一件事都达到一种平衡,或者一定要去争那口气,很多事情可能做不成。
就是在这样的境遇里,杨媛草练就了很好的心态:“每个人都有‘跪下’的时候,如果你不看轻自己,又足够不卑不亢,晚上10点以后,拿着自己的干货,依然可以获得些许肯定……我觉得只要能守护好自己的尊严和自尊,能屈能伸是非常可贵的一个品质,尤其对创业者而言,一定要有。”
她的结论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创业。这源于自己的经历,也源于她正在参与录制的《中国合伙人》。
她说自己是个不折不扣的创业者,一路走来才发现,创业这件事拿起来简单,放下难,就像毒品一样,会上瘾。除了各种不容易,还需要遭受九死一生的考验。有时候几乎走投无路,但哪怕看到那么一点点小希望,都能坚持下来。
创业不易,尤其是女性。录制《中国合伙人》时,作为成功女性、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创始及管理合伙人龙宇,在面对女性创业者的时候,她的第一态度是“劝退”。
“其实,不是劝退也不是歧视,就是让她想清楚,是否真的做好准备要投入这场战斗。因为,创业这件事情,不是一个人的奔跑。换句话说,浪漫和爱情不是一回事,浪漫随时都有,可爱情需要经营。创业真心不易,也不适合每一个人。”杨媛草肯定地说,随后又弱弱地补了一句,“我们是不是违背了总理的号召?”
内容开发商
言及未来,杨媛草说,“非常清晰,我们要做‘内容开发商’。”
“我们公司叫IPCN,就是International Program Content Network,重点就在C这个单词上。前段时间,冯仑叔叔采访我的时候,我也讲过,我自己、现在的网红、一瓶水、一个手机这都是IP,都是内容的一部分,所以,我们的内容是一个横跨电视数字、媒体和线下的、一个与生活方式为一体的内容开发。不会做得很散,现在的定位是面向中产阶级生产内容,同时,这些内容在传播上又都具有垂直性,比如我们的育儿节目、时尚节目、甚至最新的创业节目。”
没错,IPCN已经不是一家单线作业的媒体公司了,依托CMC(华人文化基金)这样的背景,杨媛草会在内容开发这条路上做得极度专业,极度精致,会基于一个IP做全线开发。
拿《超级育儿师》来举例,这档关注80后、90后新生父母的育儿宝典节目推出后,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上已经有了近60万实名粉丝,他们购买我们俱乐部的会员卡、电话卡、购买一对一的服务,参加线下的亲子活动,夏天的时候,还可能去英国参加英国皇家领域的培训等……我们很快就会将这个微信公号开发成一个独立的APP。
又比如,在超模的节目后,我们可能拥有自己的潮牌,会有类似时尚嘉年华活动……我们不会独自去完成所有的事儿,我们可以在CMC的平台上找到非常好的合作伙伴,不论是音乐、电影还是电视剧。我觉得这是在一个大的媒体布局里面,发挥我们IPCN独特性的一个IP输出、IP制造,蛮有意思的。
说起工作,杨媛草有很多可以拿来聊的内容。她说,随着年纪的增长,更不浮躁了。在跟随潮流做事的同时,IPCN会不断带给大家惊喜。杨媛草自认为是可以将工作和生活平衡好的人。她喜欢健身,有固定的运动日程。还调侃说,可能是上年纪了,当鱼尾纹、橘皮现象开始出现的时候,她想做点什么。
“我觉得,我应该算媒体界最能享受生活的人。我的微信朋友圈是不分组的,想发什么就发什么。微信好友从领导到员工,再到路边吃面认识的有趣的人。在我的朋友圈里,偶尔也会发一两句牢骚,但更多时候,我在‘享受生活’。”杨媛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