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收益率七连降,保本理财退出市场成必然?

2018-10-18 12:35:49 新金融传媒 作者:编辑

微信图片_20181018123248.jpg


银行理财收益率持续“遇冷”。 据融360发布的《2018年9月银行理财市场分析报告》显示 ,9月,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58%,比8月下降0.09个百分点。其中,保本理财发行量为2649款,占比为25.35%,较8月环比下降0.97个百分点,这已是理财产品收益率连续7个月下跌


微信图片_20181018123252.jpg


10月,银行理财收益率还将走低


资管新规正式落地已近半年时间,曾经一路高歌的保本理财接连“跳水”。业内人士认为,保本理财退出市场是必然的,但由于过渡期到2020年底,所以保本理财的退出是渐进的,以后更多的会被结构性存款所代替,未来如何设计产品、实现净值化转型将成为银行理财业务的重要挑战。

在资管新规“破刚兑”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保本保收益”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不仅保本理财产品发行量接连“跳水”,整个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和发行量也呈下降趋势。

对此,融360金融分析师杨慧敏表示,9月银行理财发行量不论是环比还是同比降幅都超过10%,可见目前银行对于理财产品的发行比较审慎, 9月银行理财收益率继续走低仍然受市场流动性宽松影响,资金利率进一步走低。预计10月在降准等因素影响下,流动性依然保持合理充裕,银行理财收益率仍然会持续走低,但跌幅或会放缓。


微信图片_20181018123259.jpg

来源:融360大数据研究院

另一方面,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的逐渐减少已成为大势所趋。9月28日,《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正式落地后,保本理财应当按照结构性存款或者其他存款进行规范管理。这就意味着,传统的“保证收益型”和“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将更多地被结构性存款代替,计入表内,已经不被算作银行理财产品。

杨慧敏分析认为,“在理财新规发布以后,一方面存量老产品要不断压缩递减,另一方面要加快新产品的审批发行。预计未来预期收益率型的理财产品,尤其是保本理财将会进一步压缩。而保本理财退出市场是必然的,但由于过渡期到2020年底,所以保本理财的退出是渐进的,以后更多的会被结构性存款所代替,缴纳存款保险和纳入存款准备金”。

存款缩水

在银行理财“回表”、保本理财将逐渐告别历史舞台的背景下,结构性存款也走入大众视野,作为银行投资界的“新宠”,今年上半年,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幅提升,但自6月开始却出现下滑现象。据央行公布的金融机构信贷收支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中资大型银行和中小型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合约9.21万亿元,较5月末环比下降0.62%,是今年以来环比增速首次出现负值。据融360不完全统计,9月共发行342款结构性存款产品,较8月环比减少27.85%,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6%,较8月上升6个基点。

对于结构性存款规模下滑的原因,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分析认为,由于近期市场利率下行,银行负债端压力下降,负债成本走低,此前不少银行把结构性存款作为增加负债的来源,但有很多中小银行可能并不具备“衍生品”的操作或者管理能力,所以导致有部分结构性存款的真实性存在一些问题。理财新规中明确要求商业银行发行结构性存款应当具备相应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监管趋严被认为是结构性存款规模下降的主因。此前,部分没有衍生品资质的中小银行通过通道发行“假结构”。

某股份制银行业务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顺应监管要求,现在不少银行都在发力净值化产品,短期滚动型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下降已是大概率事件。“在理财新规下发后,不少中小银行已经暂停发行结构性存款。特别是一些没有衍生品业务资格的中小银行,此前通过寻找具有资格的大型银行通道发行结构性存款,现在也暂停了发行。预计10月结构性存款的发行数量将有明显降温趋势。”杨慧敏说道。


微信图片_20181018123304.jpg

来源:融360大数据研究院

银行理财转型最大困难是转变投资者思维

随着银行理财新规正式落地,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速度加快,但值得关注的是,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仍然处于较低比例。据融360不完全统计,9月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量175款,环比减少28.57%。银行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发行量仅占总理财发行量的1.67%,净值化转型仍然任重道远。有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大多数产品还是伪净值型产品,采用的成本摊余法估值,即由资产收益平均摊至每日,会导致产品净值均匀变动,可无法真正暴露基础资产风险特征。

这样做一定程度还是源于投资者的压力,有分析人士指出,银行理财产品真正“净值化”最大的困难仍然是转变投资者思维。杨慧敏介绍称,一方面,投资者对于净值型产品的接受度较低,从习惯于购买预期收益型的投资者思想转变成“自负盈亏”的思想,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另一方面,银行对净值型产品的设计以及投资管理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银行需要加强这方面的人才建设。

杨慧敏进一步指出,以往的银行理财大都是预期收益率型的,银行在中间可以赚取差价,而新规后,银行理财将是真正意义上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银行理财的投资收益将全部归为投资者所有,银行只收取一些管理费或手续费。

短期银行理财资金不会大规模入市

理财新规将单只公募理财产品销售起点由目前的5万元降至1万元,另外,继续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

《报告》称,理财新规在打破银行刚兑的同时,也将重新构建资管市场的竞争格局。此前,资管市场银行、基金公司、信托、保险,各有特长,定位于不同的客户群体。理财新规公布后,将银行理财也纳入大资管产品,分为公募理财和私募理财,同时降低了认购门槛,这样银行理财和其他资管产品在统一的市场内进行有序竞争。

业内人士指出,银行理财资金无论是目前的借道基金投资还是下一步的直接投资股市,都可以通过完善配置降低风险。“相对而言,银行理财资金最适合配置的板块恰应是包括低估值银行在内的蓝筹板块。”

招商证券表示,考虑到银行风控的要求以及净值化管理要求下净值波动的影响,短期内银行理财资金并不会大规模入市。但从长期来看,理财资金入市是大势所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将为股市带来可观的增量资金。预计未来银行发行股债混合型理财产品会有所增加。


综合自中新经纬、北京商报

责编:大可、日青


    新金融传媒是由海河传媒中心主管主办的财经媒体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金融传媒出品的同名官网、微信公号、微博及新媒体矩阵共同组成天津唯一专业财经媒体平台…

加入我们

新金融传媒期待您的加入!

更多信息 »
联系我们

电话: 022-23603250
邮箱: xjrmedia@sina.com
传真: 022-2360325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2-23603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xjrgc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