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阿里腾讯TCL“触网”

2017-04-10 19:55:13 新领军者杂志 作者:孙翼飞

被乐视、小米等后起之秀轮番抢食后,老牌电视企业TCL终于决定杀入互联网电视这片血海。从利润薄如刀片的传统大家电,到群雄逐鹿烧钱烧到无感的互联网电视,TCL未来要面对的竞争恐将更加激烈。


拉大咖入局


一向以发布会著称的乐视,在发布自己电视新产品的那天,却被一个老企业TCL抢了风头。


3月29日,TCL祭出互联网电视新品牌雷鸟及最新产品。这样也意味着,被乐视、小米、微鲸瓜分的互联网电视江湖,又多了一个分食者。


在乐视、小米还没诞生的时候,TCL就开始做电视。只是在那个时候,电视和冰箱、洗衣机被圈子里的人称作“黑白大家电”。


前几年,TCL布局的重心在上下游产业链的构建上,这方面比国内任何竞品投入得都多。从面板到整机,如果TCL说自己是第二,那么恐怕没人敢认第一。但是,在内容运营这方面,的确也是TCL的软肋。


在一个圈子里呆得太久了,就失去了革新的能力。而纵观TCL的发展路线,本身也确实缺少互联网基因。


比TCL做互联网电视这件事本身更令人感兴趣的,是在背后为其提供资源的腾讯和阿里。日夜拼杀、总想一决高下的腾讯、阿里,终于在给一个老牌电视企业提供互联网基因的时刻,有了些许的交集。


“整合了内容、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二者都提供视频资源的支持,腾讯是本身的视频业务,阿里是旗下的优酷,都是独立于TCL之外的运营团队。”知情人士告诉新金融记者,不过目前还不知道雷鸟的股权结构,“也就是说尚且未知腾讯、阿里是否参股”。


硬件拼杀的时代早已远去,取而代之的是不惜砸入重金抢占入口和线上资源。这个道理,曾经做过硬件的都知道。


战国时代的转折期


互联网电视像一股旋风,在短短的四年间,互联网电视品牌零售量占比已经达到20%,成为电视行业的一股生力军。


2015年,从年初到年尾不断有互联网公司追随乐视、小米的脚步进入互联网电视领域。看尚、暴风、风行、PPTV、微鲸等新的互联网电视品牌和乐视、小米一起在2016年市场中不断开战,电视价格不断探底,销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时,2016年下半年面板价格的抬升也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打击,面对成本的不断上升,这些品牌的电视价格不得不抬升。


相比已有20多个互联网电视品牌参与竞争的入局时机,雷鸟作为独立品牌此时入局略显迟到。


与传统同行相比,创维较早推出了酷开品牌;海信去年也以智能电视操作系统VIDAA之名打造了全新的VIDAA互联网电视,并定位高端市场,正式拉开了互联网电视的定位分界线;长虹也已运营旗下CHiQ品牌多年。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电视经过三四年的发展,至眼下,开始显现出“价值回归”的意味。


这一点,从近期乐视的一系列动静就可以窥探到。乐视近日发布的互联网电视定价都在万元上下。这种“价值回归”与前段时间乐视供应链危机、承压面板涨价有因果关系。除乐视外,很多互联网电视品牌在前期也在炒作涨价。


很明显,互联网电视到了一个新的转折期。这些特征表现为:一味拼低价手段已落后,硬件是其次内容与服务才是关键的模式并不靠谱。在融合的前提下,既要打造硬件的高品质和前沿功能设计趋势,又要有最佳的内容和服务模式,“软硬兼施”下赢得用户体验,尤其是用户的时间,则变得更为关键。


赚钱愈发艰难


TCL是做传统彩电起家的,深知彩电业务江河日下带来的煎熬。


奥维咨询(AVC)数据报告显示,2014年全年电视销量下降至4500万台,同比2013年的4779万台下滑5.6%,为电视行业3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而从2015年至2016年增长率也都维持在4.56%与1.37%的低位运行,整个彩电行业已然变成一个存量市场。


在这样一个红海市场,互联网电视这一细分市场却是逆势增长。


2012年至2016年保持着47.69%、18.43%、24.44%、13.84%的高增长率。经过硬件导入期与硬件放量期,互联网电视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用户积累,用户、市场已经培育起来。


行业人士预测,互联网电视在未来5年还将保持高速发展。据市场追踪公司GFK的数据显示,去年国内电视零售量已经突破5000万台,其中互联网品牌电视占比达到了20%。由此可见,在整体市场饱和的大环境下,互联网电视给行业带来了一丝希望。


但是,部分互联网电视品牌频繁爆出供应链断裂、资金危机等负面信息,行业仿佛又一下子陷入“迷局”。在既有的盘子中分一杯羹,面临的挑战必然是更加惨烈的竞争。


值得玩味的是,乐视方面没有代表给TCL捧场,双方曾在去年进行战略合作。有TCL内部人士透露,TCL、乐视之前双方的合作并没有非常满意,今后TCL将与其第二大股东乐视的智能电视展开直接竞争。


在群雄逐鹿的互联网电视行业,看似满满的营销噱头,其实却依然亏损严重。比如在2015年主营超级电视的乐视致新净利润亏损7.3亿元,2016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5687万元。如此花钱赚吆喝,并不能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量地烧钱,加速了互联网电视行业的洗牌,也不利于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发展。如何另辟蹊径,跳出烧钱怪圈是业内需要研究的问题。



    新金融传媒是由海河传媒中心主管主办的财经媒体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金融传媒出品的同名官网、微信公号、微博及新媒体矩阵共同组成天津唯一专业财经媒体平台…

加入我们

新金融传媒期待您的加入!

更多信息 »
联系我们

电话: 022-23603250
邮箱: xjrmedia@sina.com
传真: 022-2360325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2-23603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xjrgc201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