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市场上一路高歌的苹果,在中国却接连遭遇业绩下滑的尴尬。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苹果“水土不服”的“后遗症”逐渐显现,如何在中国“落地”已成为这个“洋苹果”无法回避的问题。
在华遇阻
近日,苹果公司提交了一份成绩单。
在截至2017年4月1日的第二财季中,公司营收为528.9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净利润为110.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
看似华章璀璨的数据背后,却已显露危机。
据财报显示,在第二财季中,大中华区的营收萎缩至107.2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24.86亿美元下滑了14%,比上一季度的162.33亿美元下降了34%,这已是大中华区连续第五个季度营收同比下降,同时,这也是本财季苹果唯一营收负增长的市场。
苹果CEO库克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当季贬值5%,影响了大中华区的业绩。同时,苹果在香港表现继续疲软,主要是受该地区旅游市场疲软的影响。而投资者对此显得有所迟疑。近期股价走势强势的苹果在财报公布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收跌0.3%。
在中文投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闫小佳看来,中国市场对创新产品的偏好,导致强调全球一体化的苹果在产品创新上应变不足,无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形势,三星也是类似情况。“特别是在中国消费者日趋多元化的诉求背景下,不仅仅‘看脸’(屏幕、外观、主题等),也看‘才华’(系统性、特色功能、知识产权等)。”
他认为,华为、OPPO、vivo、小米等国产品牌对此已驾轻就熟,而苹果受限于体制和机制,无法像中国的“友商”一样进行本土化落地。
“随着华为等国产品牌在研发方面发力,苹果不仅面临市场份额的萎缩,也会面临越来越多的知识产权争议。”闫小佳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道。
iPhone危机
苹果在华营收减少的重要原因是iPhone销量的缩水。
iPhone在大中华地区销量严重下滑,使其总销量不仅低于预估均值的5227万部,甚至比去年同期的5119.3万部还下降了1%。
库克对此归结于“谣言”。“许多媒体报道在新品未发布前就会频繁提及新产品的信息,等到真正发布时,一部分潜在购买者便会犹豫不决。由于中国人倾向于购买最新的产品,这些谣言就会对中国的销量造成非常大的影响。”库克接受采访时表示,尽管如此,他仍会对中国市场保持乐观心态,苹果公司也会继续服务于中国市场。
库克上任后,曾11次访华,表现出试图挽回中国市场颓势的决心。但与库克对中国市场的火热相对的,却是一个个数字的冰冷。
第三方机构IDC发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报告。数据显示,华为、OPPO、vivo以20%、18.2%、14.1%的市场份额位列前三,苹果则以9.2%的市场份额排名第四。该季度,华为在中国市场上的出货量同比增长了25.5%。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出货量同比减少了26.7%。
纵观国际市场,国产手机的崛起同样毋庸置疑。
2017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销量排名前五的厂商为: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出货量分别为7920万部、5160万部、3420万部、2560万部、1810万部。与苹果同比增长了0.8%相对的是,3个国产品牌的增速均超过了20%。
水土不服
苹果的名牌光环在之前高市场渗透率的基础上已逐渐淡化,苹果的定价策略决定了其越来越不敌中国品牌的后发优势。不仅如此,苹果“水土不服”的问题也逐渐显露了出来。
早在20世纪90年代,苹果就已进入中国,时隔二十来年,如今再来谈“水土不服”的问题似乎有些迟了,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随着国产品牌的崛起,苹果的“后遗症”才愈发明显。
OPPO、vivo的创始人段永平曾坦言,OPPO和vivo之所以能在中国市场上击败来自美国的智能手机巨头,是因为后者不适应本地竞争。OPPO和vivo采用的策略是苹果不愿使用的,比如主打具有高端规格的廉价设备。“他们有时候可能过于倔强。”他说。
“苹果在中国无法击败我们,这是因为他们依然存在短板。他们做出了许多好东西,比如操作系统,但我们在其他方面超越了他们。”段永平这样说道。
“虽然苹果为中国市场已经做了许多特殊安排,但远远不够。”闫小佳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基于中美不同的文化价值观,苹果的iOS系统许多具体功能不够落地,比如不能通话录音等。
此外,鉴于系统的封闭性而无法深度开发等因素,也导致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转投基于安卓系统的国产品牌。“除了产品本身的创新,iOS体系开放授权也是大势所趋。”他说道。
除了硬件业务以外,苹果的“水土不服”在支付业务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近年来,苹果频繁开发多元化业务。根据财报显示,Apple Pay等服务业务是苹果业绩增长的动力之一。Apple Pay虽然在全球市场上都有不俗的表现,但在中国却出现了“水土不服”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已形成支付宝和财付通双雄争霸的局面。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年末,支付宝与财付通(微信支付+QQ钱包)占据了移动支付市场92%的份额,其他第三方支付公司、苹果、所有商业银行等仅剩下8%。
在被二维码“统治”的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上,留给使用NFC技术支付的Apple Pay的空间有限。未来如何冲破二维码的围堵、改变中国用户扫码的支付习惯,这对苹果来说,将会是一个不小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