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始出来,共享单车管理新规终于出炉。共享单车获得了承认与规范,而共享电动自行车则陷入了政策困境,当真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准绳”出台
8月3日,交通运输部等10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
新金融记者注意到,对于备受关注的单车投放与运营维护不到位、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用户资金和信息安全风险等问题,《指导意见》均作了明确答复。
新规还直接指出,要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形成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的发展环境,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依法规范企业经营,坚持属地管理与多方共治。
对于线下服务团队,新规也有了要求,提出加强车辆调度、停放和维护管理,确保车辆安全、方便使用、停放有序。同时,对乱停乱放问题严重、线下运营服务不力、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应公开通报相关问题,限制其投放。由此可见,投放限制或将成为地方政府处罚违规运营企业的重要手段。
同时,总量控制或将改变目前共享单车竞争格局。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认为:“一旦政府实行总量控制,无论是直接分配数量还是招投标,新进入者只要达标就可以参与到竞争中来。目前的领跑者或许在管理运营上经验更为丰富,但后进者若能拿出更有竞争力的产品,共享单车行业重新洗牌也不无可能。”
新政除了明确平台数据保护责任之外,还再次确立了用户的“数据权”,对平台采集用户信息的范围作出了限定,甚至将主管部门的数据义务也规定其中,“主管部门不得将运营企业报送的数据超越管理所必需的范围”,这无疑是履行和落实网络安全法的重要举措。
诸多挑战
这份新规明确共享单车发展定位是城市绿色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实施鼓励发展政策;另一方面,新规对企业提出了诸多要求,共享单车市场也将进入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的下半场。
或许那些“拿私房钱买几百辆单车刷完漆就丢上马路”的创业方式,在今后可能将看不到了。而行业中的小型玩家若是不符合新规要求,无法稳固地占据几座核心城市,终将加速退出。
但共享单车界两大寡头也将面对更多的挑战。新规要求加强线下管理,这对于尚未实现盈利的运营商来说,或将增添负担。
对于这份新规,摩拜单车表示,该品牌每一辆单车均配备了自主研发的智能锁,内置“北斗+GPS+格洛纳斯”多模卫星定位芯片及新一代移动物联网芯片,超过600万辆单车实时联网,时刻掌握车辆位置和运营状态;并借助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行业内率先实现精细管理、智能调度、全民运维。
针对《指导意见》提出的违规停车问题,摩拜单车表示已与多地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社区、企业及其他机构通力协作,行业率先研发和落地“摩拜单车智能停车点”,引导和鼓励文明规范停车。
ofo则表示,已建立“奇点”大数据系统,通过对出行大数据的分析利用,不断优化车辆的投放、调度,提升运营效率;不断迭代软硬件技术,积极配合试点电子围栏技术,探索“正面清单+负面清单”的电子围栏管理模式;倡导并全面推行城市“网格化”运营模式,充实运维人员,建设“线上+线下”融合的运维团队;对用户押金采取严格的“托管”而非“监管”模式,最大限度确保了用户押金安全;倡导并推进共享单车信用体系建设,在多个城市开通“信用免押金”服务,并探索通过信用分引导用户文明用车、安全骑行、规范停放。
在卫星定位上,ofo已经有了明确规划。ofo相关负责人对外表示,最迟至今年10月,所有ofo小黄车都将更换为有定位车辆。
面临危机
在共享单车的发展获得鼓励的同时,共享电动自行车却遭遇了不同的命运。
新金融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底出台的《鼓励和规范共享单车发展政策征求意见稿》,对于共享电动车“不鼓励发展”的规定,在《指导意见》中再次予以明确。交通运输部解释,主要考虑在于综合因素。目前,市场上互联网租赁电动自行车的车辆普遍超标,普遍不符合《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标准要求。而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骑行人不固定,且多数未经过专门的交通安全教育和驾驶培训,加上租赁电动自行车自重大、速度快,发生事故会带来较大伤害和损失。
火灾安全隐患突出也是“不鼓励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交通运输部解释,租赁电动自行车存取点充电、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充电过程和露天停放影响电池安全,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车辆运行安全风险高。
不仅北京、上海、深圳明确表示禁止共享电动车上路,就连此前曾为共享电动车上牌的南京对共享电动车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近日提出不发展电动自行车作为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并暂停为共享电动车上牌。
这似乎暗暗宣告不少准备在共享电动自行车蓝海中杀出来的新平台“前路坎坷”,部分共享电动自行车平台今年刚刚拿到一些融资,还没展翅,就要折翼?
不过,《指导意见》的措辞只是“不鼓励”,并非“禁止”,在部分公司看来,这并非真正的坏消息。
电滴出行CEO徐荣认为,在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路径上,走共享单车的老路是行不通的,因为电动车的造价高,大量投放的社会化运营、车辆维护的成本太高,所以该公司运营模式目前还是采取以社区为主的区域化运营。徐荣透露,在5月份注意到意见稿已提出不鼓励电动自行车的发展,该司跟董事会、投资人进行过多方研讨,调整了公司运营的方向。“之前我们是准社会化运营,就是也考虑在城市内进行布局,主要还是小区、写字楼等的投放,研讨之后我们决定转为全社区化运营。”
但专家却对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发展持谨慎意见。“共享电动自行车的发展确实要慎重。”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程世东表示,建议用试点投放的方式发展该产业,在特定区域向特定企业主体发放特许经营权,引导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