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健身仓、共享马扎、共享雨伞、共享家具 共享经济距离“被玩坏”还有多远

2017-08-25 14:38:58 新领军者杂志 作者:郝一萍

在共享经济的风口下,这一次横空出世的是共享健身仓。共享经济一夜之间吹遍神州大地,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昙花一现,共享经济已经面临着被滥用的危险。


又一共享+


在共享经济衍生品遍地开花的今天,共享健身仓以强势姿态杀出重围。


近日,北京的社区内,一些打着“自主健身”旗号的共享健身仓悄然出现。这款迷你健身房计划为健身人士提供私人健身环境,在仅仅4—6平米的空间中,容纳跑步机、空调、电视、空气过滤系统、照明等多种设备。


在使用方法上,共享健身仓与目前市面上其他共享经济产品基本相同。使用前,需要下载App并通过手机注册,健身仓的门上贴有付费开锁的二维码,扫码进门后按时计费。注册时需交纳一定的押金,收费标准为1元/5分钟,即0.2元/分钟。


一直以来,社区健身都是一大痛点,比如广场舞、在线健身App等就是这一痛点的产物。


《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指出,把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力争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


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将健身行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6年健身教练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我国健身房市场规模增长14%,健身俱乐部数量增长20%,国家职业资格持证教练数量增长77%。


然而,看似站在风口、踩着痛点飞速成长的共享健身仓依然让人担忧是否又是一座“看起来很美”的“海市蜃楼”,至少目前看来,这一新兴产品还有很多短板。


共享健身仓的功能单一且专业性欠缺,无论是跑步机还是动感单车,仅有的一款健身器械难以满足人们的健身需求。


除此之外,共享健身仓的配套设施较为匮乏。众所周知,更衣间、淋浴间是传统健身房必备的基础设施,用以满足人们运动前后更衣以及沐浴的需求。但这却是简易健身仓所做不到的。


而最令人担忧的还是器械的维护。一直以来,在共享经济产品中,维修、维护的成本居高不下,比如共享单车,而这一难点随着共享健身仓的发展也将被放大。


在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看来,如今的共享经济更像是企业为了迎合大众口味而强制改变经营策略与营销策略的手法,不管什么商品都要戴上“共享”的帽子,这样的结果是越来越多的产品加入共享行列,其“风口”的风力也越来越大,而相应的行业标准与监管缺失,直接面临着被滥用的危险。



资本盛宴


在共享经济的浪潮下,无论哪种概念都不会只有一家唱独角戏,只要你搭台,就有人敢唱。


目前,共享健身仓的台上已有觅跑和抖吧在对垒。两者在使用方法、运营模式、价位等方面基本相同。与其他主打共享概念的产品一样,在同质化竞争下,两家企业接下来拼的就是“烧钱”了,谁占领的资本越多,谁就将在这个市场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据了解,在社区放置健身仓需要交纳一定的准入费用。比如一些社区是5000元/年,若在更高档的小区,这个数字则上升至1万—2万元。有公开报道显示,一个抖吧健身仓的成本为3万元,觅跑健身仓的成本为2万元。以每分钟0.2元、日均使用400分钟计算,单日的收入约有80元,如此说来,抖吧单个健身仓的回本周期至少要12个月,而觅跑单个健身仓的回本周期也要超过8个月。


今年7月份才刚刚成立的觅跑,在一周内就获得了由经纬中国、信中利资本、合鲸创投、猎鹰资本投资的两轮共2500万元融资,估值已超过1亿元人民币,甚至有团队在1个小时内就决定投资并完成了打款。而团队仅有7个人的抖吧也已完成了种子轮的数百万元融资。


近年来,共享经济概念火热,一夜间仿佛所有东西都可以共享,无论什么只要贴上一个二维码即可变成共享经济的产物,一跃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近日,北京街头出现了一种共享马扎,供人们免费使用。共享马扎与一般马扎无异,仅仅多了一个二维码,然而不到一天的时间,摆放的10个马扎就只剩下了4个。


无独有偶,产品的丢失在各种共享经济产品的身上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甚至一些企业恰恰因为这个问题而退出市场。尽管面对各种各样难以解决的问题,资本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进来。


8月12日,共享雨伞品牌“春笋晴雨伞”宣布获得1200万元天使投资;8月15日,共享家具品牌“聚家家”宣布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随后,共享充电宝企业放点科技获3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不得不说,资本对于共享经济已经不仅仅是青睐,甚至是“溺爱”。以至于有创业者放言:“项目做不成,就当做公益”。


对于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有一个过程,共享经济也是如此。在共享的大风口下,太多人想分得一杯羹,于是,他们就开始了“共享”之路,共享篮球、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共享马扎、共享健身仓、共享按摩椅。但在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O2O部助理分析师陈礼腾看来,这些大多是披着共享经济的外皮,其本质根本不是共享经济。


“这些伪共享的出现,不仅浪费了不少的资本,还容易造成消费者对共享经济的误解,严重的还会对其感到排斥。”他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表示。


就像几年前互联网思维纵横资本市场一样,创业者只要在传统产品前面加以共享二字,就能吸引到投资人的目光。但最终,却不是所有冠上共享之名的产品都能经受住市场的考验。


监管问题、信用问题、盈利问题、资源配置问题、实用性问题等都是共享经济如今需要面对的阻碍。悟空单车、3Vbike相继倒闭,共享睡眠舱因消防等问题被紧急叫停……越来越多的企业夭折最终将会让资本警醒。


“资本必须回归理性,没有任何一种投资是稳赚不赔的,前期的风口资本进场赚得盆满钵满,给了市场一种‘虚假的繁荣’,而目前一批共享单车企业的倒闭也告诉资本是时候退场。”郭凡礼对新金融观察记者说道。


    新金融传媒是由海河传媒中心主管主办的财经媒体机构。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新金融传媒出品的同名官网、微信公号、微博及新媒体矩阵共同组成天津唯一专业财经媒体平台…

加入我们

新金融传媒期待您的加入!

更多信息 »
联系我们

电话: 022-23603250
邮箱: xjrmedia@sina.com
传真: 022-23603258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22-23603262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xjrgc2010@163.com